“甜蜜小镇”走好旅游路(走进乡土中国)

发布时间:2024-03-29 04:18:12 来源: sp20240329

美丽的卜花村。 黄成城摄

游客在景区体验古法手工红糖制作工艺。 韦芳兰摄

“每逢假期,60间民宿全部预订一空!”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在野宿集运营主理人周振西说。几年前,周振西经过考察,决定联合国内几家头部民宿,入驻新和镇,建设广西首个民宿集群。从零起步规划、设计和建设,曾经无人问津的甘蔗地,如今变身自带流量的高端民宿集群。

新和镇是中国“甜蜜小镇”,以出产甘蔗而得名,全镇3万人口,人均甘蔗产量40多吨。在野宿集的发展壮大,正是“甜蜜小镇”旅游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。

村庄旧貌换新颜

走进新和镇卜花村,壮锦墙、微菜园、微花园、特色民宿,乡村美景让人耳目一新。散步、乘船、畅聊、闲游、拍照,徜徉卜花村,人们尽情感受乡村的青山绿水,体验独特民俗文化魅力。

2019年6月,江州区被列入广西全域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县(区)。“我们以此为契机,深入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,通过支部引领、党员带头、乡贤助力、群众参与,积极推进‘三清三拆’环境整治工作,让村子美起来。”新和镇党委书记陈维锋说。其中,黑水河流域乡村振兴风貌提升示范带全长23公里,涉及16个村屯。

“刚开始困难重重,群众不理解不信任不支持,清拆工作一度陷入僵局。”陈维锋说。为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,卜花村老支书唐拔胜带头清理自家的旧牛栏、猪圈、沼气池等。大伙儿也跟着行动起来,“跟着书记干,有奔头!”村民陈宝说。

在村党总支部和党员带动下,不到一个月,卜花村清拆970多间杂物房,不到半年就完成了风貌改造。

各村通过整合党总支部、党群理事会、村民小组会、乡贤理事会力量,引导群众推进农村厕所、垃圾、污水专项整治,实施微菜园、微果园、微庭院提升工程,彻底改变了“垃圾靠风刮,污水靠蒸发,家里现代化,家外脏乱差”的旧貌。

如今,黑水河畔的16个村屯完成了从“脏乱差”村庄到“网红打卡地”的蜕变。“每天很多外地游客前来参观,他们都羡慕我们的幸福生活。”新和镇新村村民刘新民说。

打造休闲度假胜地

环境变好了,村子变美了,当地人把目光投向了发展旅游业。

新和镇位于“德天—花山”乡村游精品路线及“崇左—大新—德天”中越边境旅游线路上。美丽的黑水河贯穿全镇,形成多处天然水域,素有“山水画廊”和“世外桃源”之美誉。

“我们决定用好特色资源优势,建设新和旅游度假区。”江州区文旅局局长张玲说,度假区按照“一带、一岛、一宿、一山、一坡”进行规划布局,“一带”即乡村振兴示范带、“一岛”即如意岛、“一宿”即在野宿集、“一山”即漂流山、“一坡”即发呆坡,推动甜蜜度假、甜蜜乡村、甜蜜糖业一体化融合发展。

新和旅游度假区里,以“甜蜜”为主题的乡村度假项目开展得风生水起。甜蜜酒店、一千零一个“院”望——黛院、卜花民宿、如意岛景区、在野宿集、龙腾漂流、水上石林秘境竹筏游项目投入运营,过云山居·发呆坡民宿、民俗文化风情街等项目加快推进;滨河风情环线、卜花农耕体验园、古法红糖作坊、甜蜜露营基地等乡村文旅项目相继落地……

江州区区长李红兰介绍,该区高度重视民宿产业发展,组建了民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,并多次组织前往民宿产业发达地区调研,出台了地方建设管理办法、奖励扶持标准,为民宿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,推动民宿产业蓬勃发展。

截至目前,江州区围绕新和旅游度假区的开发,布局了6个民宿产业项目,其中建成运营4个,入驻民宿品牌7家;即将建成2个。项目全部建成后,可提供客房334间,年接待游客可达12万人次,年经营收入可达6700万元,提供就业岗位330余个,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1000人左右。

“这里每家民宿既风格各异,又能和谐融入群落。民宿与乡野相映成趣,推开窗,犹如置身山水画卷。”来自上海的游客郭春丽说。

让村民在家门口挣钱

凭借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对旅游产业的合理规划,2023年,新和镇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,旅游收入2亿多元。

曾经靠“盘泥巴”糊口的农民,因为旅游业的发展,变身为花农、讲解员、保洁员、酒店工作人员等,不仅坐拥美丽的家园,每年还有稳定可观的收入。

“公司100多名员工中,90%是本地村民。”周振西说,在野宿集带动了周边餐饮、交通、住宿等旅游业态的发展,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。

“我在民宿当保洁员,每月有2500元工资,还有土地租金、分红、产业奖补,一年收入6万多元。”村民赵月秋说。

“我原来在南宁打工,现在回乡工作,每月工资3000—5000元,待遇和南宁相差不大,而且离家近,方便照顾老人。”村民赵元峰说,村里发展全域旅游,不愁民宿的发展前景。

咘广屯村民陈建才和爱人之前都在深圳务工,后来家乡的旅游发展越来越红火,他们选择回乡。“我现在是游泳池管理员兼教练,爱人开小卖部,我们每个月有5000多元收入。”陈建才说。

卜花屯村民小组长蔡学光说,现在全屯半数以上的劳动力都吃上了“旅游饭”,有开店的、做小吃的、参加节目演出的、出租自行车的,还有到屯里的民宿、红糖公司务工的。“一年下来,我家纯收入可达20多万元。”蔡学光说。

岑汉华是卜花屯的独居老人,今年61岁,住一栋三层小楼房。屋里屋外干净整洁,门前种满了花草。2021年10月,村里发展民宿项目,他率先报名,腾出3间空房开民宿,并带动附近8户村民一起参与。“装修没花一分钱,政府联合企业帮我们办,我们负责做好服务、打扫卫生,收入我们得80%。”岑汉华开心地说。

“2023年,卜花民宿年营业额110万元。目前,我们村集体和村民合作建设的民宿项目正在装修,今年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左右。”卜花村第一书记杨靖说,村民们还在家门口经营起超市、饭庄、生态果园等。景区的发展,辐射带动村民直接就业千余人。

(责编:王连香、李楠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