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两会观察)补短板、防风险,中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机遇

发布时间:2024-04-29 02:55:47 来源: sp20240429

   中新社 北京3月3日电 题:补短板、防风险,中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机遇

   中新社 记者 李金磊

 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,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成为今年的热点话题之一。围绕人工智能领域抓机遇、补短板、防风险,多位全国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提出建议。

资料图为天安门广场上红旗飘扬。
中新社
记者 蒋启明 摄 资料图为天安门广场上红旗飘扬。 中新社 记者 蒋启明 摄

  抓机遇

  从ChatGPT到Sora,从单模态到多模态,从单一智能到通用智能,大模型技术引领了新一轮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热潮。

  全国政协委员、天娱数科副总经理贺晗对 中新社 记者表示,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,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正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。加快拓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场景,对促进人工智能更高水平应用,培育新质生产力,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全国政协常委、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建议,要抢抓人工智能战略高地和发展主动权,赋能各领域产业创新,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。

  当前,中国正在抢抓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遇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“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”、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,市场上各类模型层出不穷。

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)在上海开幕。图为一款服务机器人吸引观众眼球。
中新社
记者 汤彦俊 摄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)在上海开幕。图为一款服务机器人吸引观众眼球。 中新社 记者 汤彦俊 摄

  补短板

  中国的人工智能要加快发展,必须尽快补齐短板、缩小差距。

  顶层设计、算力、数据是中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亟待突破的瓶颈。在陈小平看来,要制定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规划,优先扶持若干具有竞争力的地区、企业,给予“一地一策”“一事一议”重点支持。

  “鼓励搭建多层次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平台,在全国范围实施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示范应用推进计划。”贺晗建议,要鼓励工业、金融、商务、交通、医药、政务、教育、文旅、传媒等各行业各领域深度挖掘、积极打造可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各类场景。大力推进大模型应用生态建设,构建开放共享协同的产业生态体系。注重面向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,培养一批既懂行业技术又懂大模型技术的综合型人才。

  全国政协委员、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,过去两年中国企业在通用大模型领域追赶得不错,2024年应该会是中国AI的“应用之年”,在许多企业层面的垂直领域,大模型将大有可为。尽管在AI方面,国内入局者与国际领先公司还存在差距,但中国企业学习能力强,AI上的差距应该能在一两年内追上。

图为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展馆外,两只正在“散步”的智能机器狗吸引参观者。
中新网
记者 翟羽佳 摄 图为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展馆外,两只正在“散步”的智能机器狗吸引参观者。 中新网 记者 翟羽佳 摄

  防风险

  人工智能带来机遇的同时,也潜藏着不少风险。

  全国人大代表、南昌大学元宇宙研究院院长闵卫东表示,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同时,也要建立起相应的数字之“盾”,拉紧人工智能的“缰绳”。目前部分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的内容无法用肉眼识别是虚拟还是现实,就应在数字技术层面加快识别AIGC内容的研究,能够做出智能判断,防范相应的风险。

  全国政协委员、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认为,AI可能会加剧安全威胁,如数据泄露、欺诈攻击、社会治理安全等。从供给侧看,应开展联合创新,围绕攻防实战和应用场景实现“AI+安全”尖端技术研发突破。从需求侧看,须强化政策牵引,推动“AI+安全”技术创新产品在各行业落地应用。从人才侧看,要壮大“AI+安全”领域的实战型、复合型人才队伍。

  全国政协委员、金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毅建议,应该尽快推进人工智能法的制定和出台,以人工智能法及配套的监管工具为核心,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技术法律体系。(完)

【编辑:李岩】